微博「官民對立」更勝「左右之分」 UDN
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2014-05-11/聯合報/A12版/兩岸】 大陸學者昨天在政大第三屆思源人文社會科學博士論文獎中發表,網路微博上的「官民對立」取代以往的「左派、右派」,且批評政府的觀點更容易被傳播、轉貼,政治社會類的負面新聞傳播力也明顯高於其他新聞。
金加里:解读中国网络审查制度 NYT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1016/cc16ouyangbin/ 欧阳斌 2013年10月16日 紐時中文網 2013年5月,金加里在美国顶级政治学刊物《美国政治学评论》(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合作文章,通过海量数据收集和量化研究,试图解读中国网络审查制度的运行机制和背后逻辑。 此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的网络审查者严格审查集体性行动(collective action)而非批评性言论。
中油的滄桑與哀愁 中時
2014年05月13日 04:10中國時報徐武軍 徐武軍 政府今年8月召開全國能源會議,本文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在能源會議中討論「中油」和「台電」的定位。本文另一目的是:時值5月,是立法院討論國營事業下年度預算的時候,我希望立法院諸公、婆們,能先看一下本文再決定他們質詢的態度和內容。
讀懂中國的財政體制 FT
2014/5/13 FT 中文網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6184?full=y 天則經濟研究所張曙光、中國政法大學張弛:財政集中反映政府的意志,中國政府在資源配置上起著決定作用,財政就顯得更加重要,也有其特別之處。
課程議題提要九 2014/5/8
前提到關於如何解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說法中,有一個就是認為台灣戰後經濟發展就是日殖時期的延續,即「延續說」。要檢驗此項說法,一方面要探討日殖時期的發展及其對本地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則要探討戰後初期的情況,即此時期經濟發展的推展是否呈現出是日殖時期情況的「自然延續」,亦或是呈現出斷裂性、或是必須依賴政策性因素來推動發展。 戰後初期1945-1952年間,通貨膨脹是一嚴重的問題。而對此吳聰敏(1997)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