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29,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周掌柜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631?full=y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和政府做生意的商人能够基业长青。从春秋的吕不韦到清朝的胡雪岩,虽然当家人个个绝顶聪明。
近代,没有任何一家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能够超越国运和时代,远观广州十三行,近看宋氏产业到公私合营,他们曾经运营的茶叶、纺织和粮食加工产业在那个时代的比较优势可能超越目前所有的外贸生意。
放眼世界。
全球科技行业,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在B2B企业级和B2C消费级两个领域同时获得成功。摩托罗拉曾经在两个领域都有所建树,B2C的辉煌带来的自信推动摩托罗拉挑战铱星运营,但迅速溃败;即使是获得过11次诺贝尔奖并拥有贝尔实验室的朗讯公司在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没有进入B2C领域。
此外,通信电子行业21世纪的激烈竞争中,爱立信、阿尔卡特、3Com、诺基亚等威名仍在的通信巨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保持过10年以上的绝对竞争优势。
这一切的叠加,注定华为和任正非在走一条史无前例的“战略无人区”。任不断声嘶力竭地喊出“华为的冬天”,不断焦虑地强调战略的迷茫,诚然不仅仅是一种警示,更是一种孤独。或许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一个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企业家不断为自己“制造悬崖”的痛苦。 More »
Where He Took Us
During a prolific and sometimes perilous 16 years, Stanford’s first 21st-century president remade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inside out.
Stanford Magazine, May/June 2016
https://alumni.stanford.edu/get/page/magazine/article/?article_id=86100
這位工學院出身的教授在當了16年校長後即將卸任。他很重要的成果是推動以跨學科方式來解決世界重要的現實問題。
AMONG THE MANY VEXING PROBLEMS plaguing the planet is this one: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lack safe drinking water. …. It also is the sort of global-scale problem that Hennessy had in mind when he set out to mobilize the Stanford faculty as solution-finders.
Today, Stanford percolates with undertakings involving a network of interdisciplinary alliances, such as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ivi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ofessor Jenna Davis, who leads a research team for the Woods Institute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Stephen Luby, a medical school professor and infectious disease expert who is also a senior fellow at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Davis’s group is perfecting plans for a mechanically simple, low-cost chlorination device that could bring clean drinking water to urban slums worldwide.
The ambitiousness of these kinds of efforts, often fueled by new academic partnerships, illustrates a fundamental cultural shift, inspired by Hennessy.
He said, “It was time to open the silos that historically have isolated the academic disciplines”. He wanted to launch an attack on societal problems through the collaborative force of Stanford’s sweeping expertise.
【乾略观察】民族主义取代不了全球主义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6月30日发表题为《民族主义取代不了全球主义》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维基战略网站高级分析师利昂·哈达。文章称,在很大程度上,英国脱欧和美国初选后的普遍看法似乎都围绕着一种政治观点:脱欧公投和特朗普主义在美国的兴起被视为民粹主义革命的标志。与这些标志结合的是一股民族主义浪潮,不仅横扫英美,而且席卷波兰、匈牙利、法国、荷兰和北欧,更不用说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和以色列。
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主义或许暗示,眼下就出现了一股政治抵制力量,民族主义也开始兴起。但是,我们不应就此得出结论,认为民族主义将取代全球主义成为政治经济的新驱动力。相反,这只是一种标志,表明两大力量之间的再平衡将为工业化社会的新均势创造基础。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DYwNDQyOQ==&mid=2653906199&idx=1&sn=19ff35fb5759ab9cc27c9bc6bebca437&scene=5&srcid=0724e7EewCAMzfcRLTuIlH2L#rd
2016-07-07 陆铭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g5MTYwNw==&mid=2651627743&idx=1&sn=8735293a38373d7898ab354a9874ee3e&scene=5&srcid=0707dSVlOs6UVDmvwAaxSTwA#rd
中国之独特性在于,这是一个“转型与发展中大国”,将“转型”、“发展”和“大”这三个特征集于一身的,可能独此一家,而且,这三个特征对于中国的影响也是相互嵌套的。
■ 我认为中国研究还处在大量从事经验研究(empirical study)的时期。
作为一个工作在中国的中国学者,对于那些重要的问题,就应该做。发表到哪是重要的,但我不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在这种问题上去争个理出来,没什么必要,自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如果一定要争辩一下,我就倔强地说,研究自己的祖国,别问我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必须的。
2016/7/24 觀察者網
http://www.guancha.cn/chenping1/2016_07_24_368628_s.shtml
你如果读懂了斯密,理解了近代史,就可以知道,争夺市场规模是市场竞争的核心。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绝对不是像新古典讲的什么价格均衡,什么优化资源分配,哪有这回事?互联网给大家免费使用,钓你上钩,干什么?为了先把市场份额给占了,一旦占据垄断地位,后面的竞争者进不来,再怎么提价是我的事。市场价格机制的核心,是策略定价,不是成本定价,更不是边际定价。把市场规模竞争忘掉的话,就会让新古典经济学误导中国的发展战略。因为国际市场根本不是完全竞争,根本不是完美市场,而是垄断竞争,美国寡头控制的国际市场,西方金融危机的解决之道不是西方改革濒临破产的福利体系和军备竞赛,而是向新兴国家转嫁危机。
现在主流经济学思维最大的问题是叫“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他们认为宏观就是简单的微观加总,“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这是不对的,有机体的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
显然,市场和政府在技术竞争的过程中是共生演化的。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没有纯粹的市场,也没有可以脱离市场的守夜人。政府、社会、企业、家庭都是相互影响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