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議題提要九 2014/5/8
前提到關於如何解釋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說法中,有一個就是認為台灣戰後經濟發展就是日殖時期的延續,即「延續說」。要檢驗此項說法,一方面要探討日殖時期的發展及其對本地人才的培育,另一方面則要探討戰後初期的情況,即此時期經濟發展的推展是否呈現出是日殖時期情況的「自然延續」,亦或是呈現出斷裂性、或是必須依賴政策性因素來推動發展。
戰後初期1945-1952年間,通貨膨脹是一嚴重的問題。而對此吳聰敏(1997)認為:
二戰結束後日本戰敗,台灣由國府接收。戰後初期,國府在台實施全面性經濟管制,包括民營企業公營化,獨佔與聯合壟斷,價格控制等。管制措施加劇了惡性通膨。相對於中日戰爭之前,公營與獨佔變成為戰後初期台灣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徵。
如何評估這說法?
「惡性通膨;管制措施加劇了惡性通膨;」(政策不良,資源外移)
─惡性通膨的主因為何?如何結束?
「相對於中日戰爭之前」
─戰時台灣開始負擔日本軍事費用,承購日本公債,潛在物價壓力
─戰時統制經濟,管制物價
「民營企業公營化」
─「日資企業」確實為日本私人資本,與一般所謂的「民營資本」有無差異?
─當時「公營化」是國府為了壟斷資源嗎?除了「公營化」還有什麼其他可能?
─國府「公營化」的基礎為何?
「公營與獨佔變成為戰後初期台灣經濟制度的主要特徵」(與《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說法相呼應)
─是否屬實?若是,如何解釋台灣戰後經濟奇蹟?
─依據資料,民營資本佔台灣工業產值比重於1958年起即開始超過公營。
吳聰敏,1997,〈1945-1949年國民政府對台灣的經濟政策〉,《經濟論文叢刊》,25(4): 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