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南韓前部長:中韓FTA 台灣過度擔心了 -UDN

2015/01/31 wwchu 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2015-01-31 04:16:26 聯合報 特派記者劉俐珊/專訪 首爾大學國際大學院教授朴泰鎬(Bark Tae Ho)。 記者屠惠剛/攝影 「中韓FTA(自由貿易協定)沒那麼完美,台灣過度擔心了」,為期廿年,才有百分之九十產品開放,首爾大學國際大學院教授朴泰鎬(Bark Tae Ho)接受本報專訪時,劈頭就說了這句話。 二○一一年底到二○一三年初,朴泰鎬曾任韓國外交通商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任內啟動中韓、中日韓談判,更歷經韓美FTA生效,是韓國經貿談判圈高手。卸任公職後,也代表韓國角逐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目前在首爾大學教授國際貿易。 「自由貿易絕對有好處」,朴泰鎬語氣堅定地說,但是,他以「兩隻兔子」俗諺,比喻各國政府推動經貿自由化面對的困境:眼前出現兩隻兔子,想同時都抓到,最終很可能落得兩頭空。兩隻兔子分別指的是追求經濟成長與分配正義。這兩項目標並非相互矛盾,但現實是,很少政策工具能「魚與熊掌兼得」。 朴泰鎬回憶,他在校園座談的時候,曾有學生援引自貿協定裡的投資爭端解決條款,擔憂外資在韓國為所欲為,動輒能狀告政府,當場被質疑「賣國」。他以「安全閥」配套措施說明;期間,他也利用新媒體如網路電視談話節目,「參與後才驚覺,原來外界的誤解這麼多」。 朴泰鎬說,公部門必須完全捨棄「由上而下(top-down)」的溝通模式,信任是在細節中累積。他舉例,每回與農民團體座談,不免有抗議或場面火爆,「我會在現場耐心地等,總會等到那一刻,大家願意坐下來好好對話」。 朴泰鎬坦言,韓國政府在韓美洽簽協定時「跌了重重一跤」,民眾對公部門信任幾近瓦解,後來鎖定三大族群溝通:在野黨、學生和農民團體,展開地毯式的溝通與諮詢,才又一點一滴重建信任。 提供即時且正確的談判資訊,朴泰鎬說,前提是建立國家對外立場快速協調與整合機制,他特別提及,在部長層級工作小組以外,由副統領主持的對外經濟協調會總是扮演「臨門一腳」角色,消弭各部會本位主義,釐清國家利益,加速談判效率。 圖/聯合報提供

More

「三中一青」 一劍兩刃 UDN

2015/01/17 wwchu 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2015-01-17 02:18:24 聯合報 黑白集 http://udn.com/news/story/7338/648523 民進黨與太陽花將兩岸經貿說成「買辦經濟」。朱立倫稱,兩岸和平紅利不能存在於少部分人或特權,將來會更重視公平分配。據說,將在春節前舉行的國共論壇,陸方將力圖改變政商大集合的負面印象,著重於讓兩岸和平紅利更普及於台灣青年世代與基層民眾,亦即「三中一青」。 在全球的經貿競合關係中,各國雖皆希望凸顯自己的強項並保護自己的弱項;但基本上,卻必須將國際經貿競合與國內社會均衡視為兩件事來處理。也就是說,在國際FTA中,必須以調整經濟結構來面對競爭;但面對國內社會,則須另以稅法及社會救濟等手段來處理社會均衡與轉型的問題。

More

上海現場 68-百香果 中時

2014/12/31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2014年12月31日 04:10中國時報 劉芳榮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231000822-260108 因為大陸沒有百香果,前陣子受朋友之託,從台北帶著二、三十顆百香果到上海,沒想到一進海關就被逮個正著,我向海關求情,能不能不要全部沒收?海關倒也大方,答應讓我現場能吃幾顆算幾顆,於是我一個人在海關面前硬是把所有百香果給吃掉,直到現在,我一想到百香果就反胃…。 許多台商在大陸做生意,都有著和挾帶水果闖關相同的心態—「碰運氣」,問題是得有運氣可碰才能叫「碰運氣」,萬一是很明確,是必然發生的事,卻堅持要去撞得頭破血流,那就不叫「碰運氣」,換成是在北京,那叫做「找病」。

More

從廣東加薪令看台灣凍薪及農業外勞迷思 UDN

2014/10/15 wwchu 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http://www.udn.com/2014/10/13/NEWS/OPINION/OPI1/8995202.shtml 聯合報社論,2014/10/13 為打開台灣薪資停滯的困境,立法院最近初審通過行政院所提的「加薪條款」,凡中小企業為員工加薪,可享受折抵三成營所稅的獎勵。與此同時,大陸廣東省發布的一則「調薪指令」,則讓我們從隔岸看得瞠目結舌;這則指令要求該省企業今年漲薪幅度須在三到十四%之間,基準線為九%。簡言之,經營效益達到同業平均水準的企業,以加薪九%為原則。

More

巢運來了 房地稅別再閃躲 UDN

2014/08/28 wwchu 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聯合報╱華昌宜/台大建築與城鄉所退休教授(台北市)】 2014.08.28  廿五年前幾萬人曾聚集露宿台北街頭,「無殼蝸牛」於焉誕生,以後發展成了台灣迄今最持久的社會運動。當初它僅是自發的抗議活動,現在已衍生為多種組織團體而分工各有其具體訴求和政策主張。不過近年來他們則聚焦在要求政府將房屋及土地持有稅(簡稱房地稅)強化來作為社會改革的核心。但當局閃躲,僅允將以房地合一實價稽核之房地交易利得稅(並從輕課徵)來回應。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