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4

中國職業教育不再是雞肋? FT

2014/03/25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5401 「更因為中國的教育部副部長魯昕帶來事關中國教育未來的大新聞——中國的高考要改革,分為普通高考和職業高考,同時中國的普通大學(除去中國官方定義的“211”、“985”的重點高等學府外)將會有700多所轉為職業教育為主。」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言論及公共政策編輯 霍默靜 , 2014-3-24  

More

中國改革的“解與未解”之惑 – 評論 – FT中文網

2014/03/24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由於當前中國正值三期疊加的關鍵時期,即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且早前公佈的1-2月經濟數據大幅低於預期,中國經濟似乎出現大幅減速風險,決策層是如何看待經濟失速與改革的關系?應該以怎麽樣的措施應對短期經濟增長下滑?改革的次序究竟是什麽?」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5397?full=y 2014-3-24 FT中文網專欄作家沈建光: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的討論上,當前中國決策層對經濟增長已有危機感。房地產今年分化格局將更加明顯,而金融改革與財政改革協調性無太多改變。

More

課程議題提要四 2014-3-20

2014/03/21 wwchu 2014春 台灣經濟發展課 議題提要

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否是將西方現代模式視為是最進步、因而是永恆的典範? 無論是否是最進步,逕行移植西方模式未必能在非西方的土壤上複製出像西方一樣的我們?能否建立起有效解決內部紛爭的機制? 這視野可以適用於台灣「民主政治」的運作嗎? 如何看待近來烏克蘭、埃及、泰國等地的政治發展?  @民族主義與民族國家 Gellner說民族主義源自工業社會的需要: 民族主義根源於現代工業社會與眾不同的結構性要求。民族主義運動非源於意識形態偏差或極端情緒,而是源於工業社會所要求的政體與文化間關係的調整。  如何理解這工業社會「與眾不同的結構性要求」?和農業社會的差異? 如何理解工業社會所要求的政體與文化間關係的調整? 農業社會的政體與文化間關係一般是如何? 為什麼討論政體與文化間關係? 這和你原先對民族主義的理解有何異同?  Gellner所討論的是英國及歐美的原創型(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的產生過程,然而後進國家則不同,是進行模仿,就如他所指出模仿者中失敗者甚多。  Greenfeld則明確指出民族主義是激勵並支撐(成功的)現代經濟成長的動力,若要界定「資本主義的精神」的話應該是民族主義。 民族國家帶來了適合現代經濟成長的社會結構,英國發展出一整套新的倫理價值標準,以個人主義為基礎,認為個人理性的追求私利會促進社會集體的福利,使得經濟成長具有積極正面的價值並成為社會的目標。英國新體制的有效性迫使全世界各國追隨仿效。  這說法可以解釋台灣戰後早期的經濟成長的成功嗎? 這說法可以用於解釋台灣近年來的情況嗎?

More

中國央行的聰明選擇 – – FT中文網

2014/03/18 wwchu 中國經改─金融

“它有利於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的逐步實現。”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5296 2014-3-18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利剛:中國央行加寬人民幣兌美元的波動區間,在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之間達到了平衡,是一個相當聰明的決定。但不改變資金流向,人民幣不會迎來“真波動”。

More

課程議題提要三 2014-03-13

2014/03/14 wwchu 2014春 台灣經濟發展課 議題提要

東亞經濟發展成績為何能夠比較優越?從1970年代東亞嶄露頭角後,這就已成為各種經濟發展理論所必須回答的重要課題,在國際學界中持續的被討論。 爭論的主要一方是自由市場論(新自由主義),現今國際經濟學的主流。他們認為東亞成長是歸功於其對外開放的政策。 爭論的另一方結構學派(修正學派)則強調經濟發展中國家的角色,尤其是產業政策(industrial policy)的重要性。該派學者指出東亞諸國絕非依賴自由放任模式發展經濟,而是在其發展過程中國家扮演了主導性的角色。  比較弔詭的現象是,台灣雖然戰後經濟成長成績優異,但本身無論是一般輿論或是經濟學界,對此議題──即如何解釋台灣的經濟成長──並不太討論,對國際學界的相關爭論甚少評介。 近來台灣風行「本土化」,但從事相關台灣戰後經濟史研究的學者為數不多。台灣學界整體對於上述問題很少涉獵,未將此議題「問題化」。為什麼? 這「不問題化」的狀態是否源於大家認為問題已有清楚的答案了?  從1980年代後期開始,伴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發展出的論述很自然以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為目標,對於國府「政績」採取幾近全面否定的態度。這論述已成為解嚴以來台灣社會主流的論述:國民黨被認為是「外來的獨裁殖民政權」,國府在推動發展上採用的產業政策的作用不受重視。臺灣戰後經濟成長則多被歸功於以下因素:或是日本殖民統治;或是美國的協助;或是人民的努力。 在解嚴初期,幾位經濟學者提出「黨國資本主義」概念;認為國民黨不單對經濟發展無功,更阻礙了民營資本的發展;因而政治上的獨裁專政,與經濟上壟斷特權相連結。這說法適時引用「自由市場論」為反對國民黨統治提供了支持。 以反對國府統治為目標的台灣民主化運動,藉由自由市場理論的理論工具,來否定國府統治的成績與正當性? 國際學界中,贊成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場派與強調國家角色的結構學派,壁壘分明,並對東亞經濟成果有截然不同的解釋,這爭辯也涉及到基本經濟理論的爭論,牽涉市場與國家角色的問題。 而在戰後經濟發展成績全球居冠的台灣,卻並不肯定自身戰後經濟發展的成績,甚至以自由市場理論來否定這段成績?這與上述台灣社會「不問題化」此議題是否有關?有何影響?對我們針對國家發展政策進行討論有何影響?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