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销量猛增,国有乘用车制造商仍步履蹒跚 Autonews China

2016/09/24 wwchu 中國產業

评论
Yang Jian | 2016/9/23
http://www.autonewschina.com/cn/article.asp?id=15247

上海 – 多个国有汽车制造商的自主乘用车品牌今年实现了强劲的销量增长,但依然未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东风、北汽、长安、广汽和上汽均报告它们的自有汽车品牌在今年前8个月中实现了超过40%汽车销量增长。只有一汽和奇瑞的销量依然不振。

但在五家销量猛增的国有车企中,只有广汽和长安的自有品牌近期取得了盈利。上汽、东风和北汽都存在车辆售出过少或产能利用不足的情况。

上汽和东风的销量都很小。今年前8个月,上汽交付了 159,000 辆荣威和 MG 轿车,而东风仅售出了 85,300 辆风神品牌的汽车。

若想了解这些销量是多么的微不足道,请谨记,中国消费者在此期间购买了 1,440 万辆乘用车。

今年前6个月,北汽自有品牌交付了 203,000 辆汽车。到6月底,北汽已经为旗下的绅宝、北京和威旺品牌建立了 45万辆的年产能,但该公司还在大规模建设新的总装厂。

这就难怪,今年上半年中北汽自有汽车品牌的损失同比攀升了44%,达12亿元。

这些国有汽车制造商能改善他们的境遇吗?

这可不容易。

每家公司的销量均严重依赖其在一至两款跨界车上,这些车型目前市场需求强劲。.

前8个月,广汽售出的汽车超过了219,000辆,而传祺 GS4 小型跨界车贡献了90%的交付量。

东风销量中的三分之二来自于两款紧凑型跨界车,即风神 AX3 和 AX7。

荣威 RX5 紧凑型跨界车促成了上汽今年的销量反弹。在7月上市之后,RX5 贡献了荣威三分之一的销量。

这样的增长方式难以持久。

中国民营汽车制造商及其国外竞争对手正竞相推出小型跨界车。这些公司的研发能力胜过中国国有汽车厂商。

例如,吉利今年已推出了三款新跨界车。本田和马自达各推出了其第四款跨界车型。 而大众则计划到2020年时推出10款新的跨界车和SUV。

事实上,我们之前遇到过此类情况。 当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在2008到2010年间蓬勃发展时,上汽推出了基于旧款MG名爵的荣威550。 与之类似,一汽推出了奔腾B50,其平台借自马自达6。

这两款车型产生了强劲的销量增长,但并未持久。 上汽和一汽在产品升级上行动过于迟缓,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可预见的。 在今年上半年,一汽轿车的亏损达8.26亿元,其自有品牌销量锐减33%,为 80,700 辆。

面临国内私企和国际品牌的竞争,国有车企依赖少量跨界车获得销量增长都将难以为继。

而北汽似乎正在重复奇瑞数年前所犯的错误。

2010年,奇瑞的销量在公司盲目扩张后开始下滑。三年后,奇瑞终于开始削减繁杂的子品牌和滞销车型。但其转变也并非是全心全意,这就是为何奇瑞年轻身陷赤字的原因。

除非北汽能控制继续扩张的冲动,其自有品牌的亏损还会扩大。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健康发展时,国有汽车制造商仍然未能在市场上建立稳固的地位。今年前8个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上升了11%,超过了1,440万辆。

国内民营汽车制造商,如吉利、长城和比亚迪,均获利颇丰,大多数全球品牌在中国的业务也欣欣向荣。

但国有汽车制造商仍在苦苦追赶。 除非这些企业在产品升级上投入更多时间和财力,它们目前的销售增长势头会很快变成强弩之末。

图:杨坚是《美国汽车新闻-中国》的执行主编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