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h, 2015
中国“金融外交”模式转型 FT
【中国“金融外交”模式转型】中国通过政策性贷款在发展中国家寻求资源、市场与战略联盟的外交模式,正不断受到当地政治动荡、偿贷违约等因素的干扰。为分散风险,中国寻求转向更加机制化、多边化的路径。成立亚投行与新开发银行的计划,就是最新例证。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1198 2015/3/24
國際瞭望-歐洲何以群起支持亞投行 – 中時
2015/3/22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322000633-260108 美國在阻止亞投行一事上大輸特輸,輸在歐盟國家的倒戈,尤其是英國的帶頭反叛,英德法義這些國家其實並非袒護中國大陸,而是有複雜因素。 基本上他們對美國一直把持國際金融感到憤怒,但無人站出來挑戰,現在中國站出來挑戰了,正好借題發揮。依照布列敦森林體系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重大決定,必須要有85%的股權投票贊同方能通過,而美國握有16%的股權,它可以否決任何不同意的提案,這公道嗎?
中国经济的“非常态” FT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1098#s=d FT中文网 观点/专栏/《切问近思录》 中国经济的“非常态”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张军 2015-03-18 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产出增长率这几年连续降速已是不争现象,特别2012年以来,GDP增长率连续在7.5%左右徘徊。2015年,中国政府预设的增长率目标仅为7%左右。从目前大多数专业人士和中国政府智囊的言论来看,这个7%左右、甚至更低的增长率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根据他们的判断,中国经济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的阶段,进入了一个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常态的官方表述中,并没有提到低速增长,而是把新常态表述成了从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 近年增长率徘徊在7%左右,为什么会被更多人视作新常态的标志呢?一个颇有说服力的解释是,连续两年的中低速增长是在中国政府维持较大信贷刺激的情况下实现的。的确,这两年信贷增长接近于实际GDP增长率两倍,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速度也是如此。信贷扩张在加速的同时,GDP的增长却在减速。换句话说,即使中国没有放弃对经济的刺激手段,GDP增长率却并没有显著提高,反有进一步的下降趋势。因此,人们觉得大概可以说明,中国经济很可能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的阶段。
巴里·诺顿对话崔之元:中国经济改革是否存在“习大大模式”?
http://www.guancha.cn/BarryNaughton/2015_03_14_312106_s.shtml 2015/3/14 Naughton:從整個2014年來看,經濟改革至少在三個方面的改革是顯而易見並且至關重要的: 一是地方財政體系改革。從2014年8月開始,債臺高築的地方政府債務平臺從地方財政體系中分離出來。例如,2014年8月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等。 二是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前提下實行三權分置,即耕地所有權、承包權和經營權的分離。改革開放至今,除了所有權以外,農村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大部分時間是合二為一的,統稱“土地承包經營權”。這一改革提供了一個清晰的農村土地制度。 三是進一步加速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進程。APEC峰會以後,中國與其他國家簽訂了一系列的雙邊貿易協定,例如中韓自由貿易協定、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等,中美雙邊投資協定也正在洽談之中。 上述三項改革都是真正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改革。每項改革都試圖從經濟體制的根本方面對問題加以解決。有趣的是,這些改革既沒有被媒體大幅度宣傳,也沒有在國內外社會公眾之間廣為討論。
从家政服务员看中国改革 FT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0944?full=y 天则经济研究所荣誉理事长 茅于轼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5/3/10 【编者的话】目前中国社会有一种观点称,改革开放的大部分好处都被权贵集团占了,普通民众受惠很少。茅于轼先生撰文,希望用亲身经历的事谈谈对以上观点的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