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3

中國城鎮化的正反樣本-FT

2013/07/22 wwchu 中國經改─地方、城鄉

「與城鎮化有關的問題在中國已成為焦點——應該建設什麽樣的城市,如何建設,以及怎樣建設更多的像長興一樣的城鎮,同時避免重演鄂爾多斯的悲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只有通過防止城市毫無限制地擴張,我們才能給中小型城鎮留出生存空間。”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1173 2013/07/01

More

Hauling New Treasure Along the Silk Road─ NYT

2013/07/22 wwchu 中國產業

絲路可能又再次興起,只是此次是鐵路。目前推動者是重慶市以及惠普,此篇紐時文章或是刻意忽略了重慶市尤其市長黃奇帆所扮演的推動角色。無論如何,地緣政治與經濟或正開始發生重大變化。 http://www.nytimes.com/2013/07/21/business/global/hauling-new-treasure-along-the-silk-road.html?_r=0 By KEITH BRADSHER, July 20, 2013 With freight trains as their caravans, manufacturers like Hewlett-Packard are reviving an ancient way to ship products made in China to markets in Western Europe.

More

鍍金時代後遺症 – – FT中文網

2013/07/17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其實不難知道,不少問題是市場經濟自身所攜帶的病毒基因,而另一方面,計劃經濟的原型中也有眾多的遺留問題。確實現今中國的問題,有些缺陷是市場所固有的,例如外部性,除了上面提到的環境安全等,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市場在處理貨幣金融相關問題方面也特別容易失效,因為這裡面夾渣太多的群眾癲狂等非理性的行為和心理因素…有些是計劃原體制所固有的,有些是轉型過程所特有的。這種區分十分必要但又非常微妙,必須看到,所謂良治的市場經濟(及其上層建築)本身也⋯⋯有一個進化的過程,其中最難的還是理清市場和政府的邊界。現實中的對立面爭吵往往各執一端,左邊的賴市場,右邊的罵政府。不得不承認這裡面夾帶了太多的私貨和個人經歷的印記,難言客觀,而真相往往可能是在兩者之間。 這種情形下,中國改革真正的困難,不在於簡單化的思想解放,或者非黑即白選邊站隊。」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1458?full=y 中國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中國市場化改革三十年也有路徑依賴,人和自然都成了可交易的市場商品和生產要素,改變了現代社會面貌和價值取向,也留下了無數後遺症。

More

再平衡之痛與中國出路 – – FT中文網

2013/07/15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此文前面部分對近年全球失衡狀況的演變有清楚簡要的描述。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1406?full=y 中國民生證券管清友、朱振鑫:新興市場國家近期經濟社會動盪,或源自全球從失衡加速走向再平衡引發的痛楚,需以結構性改革來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More

林毅夫:探寻中国经济背后的逻辑 FT

2013/07/13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林毅夫教授去年自世界銀行卸任回到北京之際,出版了《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以很溫和的態度說中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不能照搬西方流行的新自由主義,而必須以新結構經濟學路線找出自己的道路。 這對中國大陸經濟學界而言,實在是很重要的很寶貴的意見。 2013/7/1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林毅夫: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知识分子总以为发达国家有本“真经”,帮助其实现了现代化。把这本经学会,拿回发展中国家来虔诚地念,就能摆脱贫穷落后。但事实上这样的经并不存在。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358#s=n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