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
苹果与微信之间的“附加值博弈” FT
高利民、聂日明:iPhone和微信是中文TMT超热话题,其新产品、新功能总能吸引无数目光。最近两者起了摩擦。苹果公司要求微信将公众号的赞赏支付纳入到In-App Purchase,如若微信拒绝,苹果则会将微信从App Store上下架。 更新于2017年4月27日 FT中文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2353?full=y
中国政府为何不会急于开放合资企业股比限制 AutonewsChina
http://www.autonewschina.com/cn/article.asp?id=16069 Yang Jian | 2017/4/28 上海 – 进入中国的跨国汽车公司梦寐以求几十年,希望中国政府能够放开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合资要求。 本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文件似乎表明,这一愿望可能很快可以实现。 但细看文件的措词,再看国有汽车公司脆弱的财务状况,暗示情况恰恰相反。 这篇报告篇幅不短,集中表达了政府希望加速发展电动车和互联网汽车。 但报告的最后部分附带了一句话,表示“改进国内外投资管理体系,有序放开对合资企业所有权的限制。”
美国消费者不会买到地板价的中国汽车 AutonewsChina
Michael Dunne | 2017/3/21 http://www.autonewschina.com/cn/article.asp?id=15898 很多年来,美国消费者都在等待超低价的中国汽车的到来。 看起来,美国人是等不到这样的汽车了。 中国车企希望参与美国市场的竞争,但不会像以前日本和韩国汽车进入美国时那样,依靠价格竞争,相反,他们希望在美国销售高于平均价格的高品质汽车。 一家中国新创汽车公司的供应链主管说:“我们没有日本和韩国汽车公司那样的耐心,那样要花太长的时间才能在美国建立起声誉。” 来自中国的首家挑战者可能是Lynk & CO,这一品牌才成立6个月,计划在2018年进入美国市场,首个目标是加州。 Lynk & CO希望像跨国汽车公司那样在美国市场获得成功。
自主品牌跨界车新品迭出,进一步逼退外资品牌 Autonews China
http://www.autonewschina.com/cn/article.asp?id=15825 评论 Yang Jian | 2017/3/3 上海 — 一直以来,跨国车企并未将中国自主品牌作为他们的真正竞争对手。不过,这种情况正迅速成为历史。 中国消费者对跨界车的需求非常强劲,各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推出新产品。 2016年,自主品牌连续第二年扩大市场份额,随着跨界车销量的猛增,中国品牌在轻型汽车市场的总份额达到43%,较上一年度增加了两个百分点。今年1月份,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中国高铁盈利地图:东部线路赚翻 中西部巨亏
2016-08-02 腾讯财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0Mzc2MA==&mid=2651315215&idx=3&sn=3b1babec3d54adac9e161cc939dc810a&mpshare=1&scene=5&srcid=0224EEkOgqmlQEOkhIVLKZoY#rd 同一时间,曾因为成本高企导致亏损争议的中国高铁已经进入了盈利周期。官方口径长期讳莫如深的运营成绩单近日露出端倪:去年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京津6条高铁账面利润为正,除了京津高铁外,其余线路都在运行5年之内实现扭亏,去年净利润65.8亿元的京沪高铁更被誉为全球最赚钱高铁。 事实上,世界上公认收支平衡或盈利的高铁线路仅有两条:1964年通车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与1981年通车的法国巴黎—里昂TGV东南线。法国高铁在1995年依然陷于巨亏,甚至拖欠工资造成长达3周的铁路工人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