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改─金融
FT社评:”钱荒”下的中国金融困局 – – FT中文网
要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定论终于出炉:中国央行不希望引发本土的信贷危机。在对金融体系“钱荒”袖手旁观、并告诉商业银行清理各自的烂摊子两周后,中国央行的语气昨日(6/25)变得柔和得多。]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053 如果大量未清偿信贷成为坏账,中国政府将面临与西方国家一样的任务:如何在不诱发崩盘和切断高效益企业所需信贷流的前提下,限制不顾后果的贷款发放。
中国央行为何坐视信贷紧缩加剧? – – FT中文网
「“这场运动似乎比江泽民和胡锦涛发起的那种短期反腐败运动认真得多。”就货币政策而言,中国央行的姿态肯定可以被解释为向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开战。中国流动性的关键指标——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昨日飙升270个基点,至11.2%。这是一个惩罚性的高利率,可能迫使现金拮据的银行立刻收回其最具风险的贷款。 “这里面肯定有政治盘算,”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经济学家彭垦(Ken Peng)表示。“与仅仅保住7.5%的增长目标相比,最高领导层更关心的是‘纠正行为’和政治上的考虑。”」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024#s=n 中国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昨日升至10%以上的创纪录高位。与发达国家2008年现金紧缩不同,中国的流动性紧缩几乎完全是自己造成的,是中国央行的刻意之举,这引发了人们对其背后原因的经济和政治解释。
中国如何消解土地财政?-FT
中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中国过去十多年的城镇化,更多地体现为“土地城镇化”,征地拆迁纠纷也显示“土地财政”到了需要被终结的阶段,中国应借机推进土地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0984?full=y
德銀在台發行人民幣債卷 離案人民幣市場梯次發展
2013年06月06日 08:4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丹丹 德意志银行5日在中国台湾首次发行11亿元人民币债券。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伦敦、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市场逐渐发展,已成为离岸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层次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无疑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记者李丹丹○编辑孙忠 虽然暂时落后于中国香港地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程度,但是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建设正在大力推进中。 记者5日从德意志银行获悉,该行已在中国台湾地区发行其首笔人民币债券(也称“宝岛债”),总金额达11亿元人民币。无独有偶,7日星展银行将在新加坡发行人民币债券,这也是数周内新加坡发行的第三笔人民币债券。曾几何时,中国香港地区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但是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伦敦、新加坡、中国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市场正逐渐发展,虽规模有限,但已成为离岸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多层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也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助把力。 人民币资产需求强劲 此次德银发行的债券分为三年期债券和五年期可赎回债券两部分,票面收益率分别为2.45%和2.65%。据介绍,此为中国台湾地区首笔由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也是迄今为止在台发行总额最大的人民币债券,同时还是当地市场上首次出现可赎回属性的人民币债券。此次发行的债券通过当地证券柜台买卖中心进行交易,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投资该债券。 中国台湾地区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的时间并不长。自签订《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后,当地于2013年2月开放人民币业务。3月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发行台湾第一期人民币债券,此后中国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起步。虽然发展时间短,但是其被机构广泛看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充足的人民币存款量。德银大中华区高级策略师刘立男预计,中国台湾地区人民币存款基础在2013年年底将达到1000亿元规模,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里,受企业或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资产分配或资产多元化需求的影响,当地人民币存款基础将增至2000亿元。 德意志银行董事总经理、企业及投资银行中国台湾区总裁詹翠芳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11亿元人民币债券已经被承销商全数购买。一方面,这显示当地市场对人民币债券的需求量很大,今年年底台湾地区人民币存款有望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投资管道亟待扩大。另一方面,按照现行政策,投资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投资者的个人所得税会有一定程度的优惠,这也是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离岸人民币市场将呈梯次发展态势 目前市场公认的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离岸人民币市场是中国香港,其是第一个也是很长时间内唯一一个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4月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上升1.4%至6772亿元,再创新高。 伦敦的离岸市场始建于去年。去年上半年汇丰银行在伦敦发行了第一只人民币债券,主要针对英国及欧洲大陆国家的投资者,随后建行于去年年底也登陆伦敦发行了10亿元的人民币债券。 新加坡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离岸人民币市场则刚刚起步,而且几乎是在同一时刻迈出起跑线。今年2月央行授权工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为新加坡金融机构打开了新窗口,即可直接通过美元人民币市场得到人民币供给,而不是仅仅依靠中国银行[-0.68% 资金 研报]香港分行或内地“往来银行”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5月末,汇丰与渣打成为首批在新加坡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的银行,明日星展银行也将在新加坡发行5亿元人民币的人民币债券。同样是在2月,中国台湾地区金融机构与中行台北分行签订货币清算协议后,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两岸“货币直航”正式开闸。随后的3月,中国信托商业银行发行台湾第一期人民币债券, 德银也于近日在台发行11亿元的人民币债券。 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撰文表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进程将会呈现一个梯次发展的形态。在市场因素和政策制度等共同推动作用下,中国香港将毫无疑问会率先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根据市场发展条件和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未来伦敦、新加坡等有可能成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第二梯队;随后,第三梯队离岸人民币市场有可能在法兰克福等欧、澳甚至北美等地形成。
M2激增的風險在於資產泡沫 FT
一般都認為中國M2/GDP比例過高,此篇文章對此有不同的見解,應可參考。不單是各國M2定義不同,制度及貨幣政策途徑也不同。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