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獲國際海事機構認可 NYT 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205/c05beidou/zh-hant/ BREE FENG 2014年12月05日 中國自己開發的衛星導航系統獲得了一個國際海事機構的批准,這是朝着其全球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該系統是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回應,中國希望它在全球範圍內能獲得廣泛接受。 北斗已經成為繼GPS和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之後,獲得海上安全委員會認可的第三個海上作業系統。 但北斗還不是一個成熟系統,尚未做好在全球範圍內和GPS競爭的準備,分析師說。目前,GPS在中國導航市場上佔有95%的份額。
警惕中國通縮風險波及世界 – – FT中文網
「國內外的需求都趨於停滯,導致許多行業長期產能過剩…這一結果在中國官方統計數字中反映出來。數據顯示,所謂的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陷入完全通縮已近三年。更令人擔憂的或許是,今年10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僅增長1.6%」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9437 2014/12/03 英國《金融時報》 喬希•諾布爾 , 加布里爾•維爾道 報道 隨著中國內外需求趨於停滯,許多行業已陷入長期產能過剩,製造商也被迫不斷壓低商品價格。但通縮威脅並非只會局限於中國國內,如果北京最終決定以貨幣貶值推高通脹,對全球其它一些市場而言,將產生災難性影響。
中國版馬歇爾計劃行之不易 FT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9287?full=y 胡俞越、朱鶴:“中國版馬歇爾計劃”在民間流行,代表著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提升國際地位的渴望,但現實往往比理想骨感得多,對其解讀也有太多一廂情願的成分。 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胡俞越 中國社科院朱鶴 2014/12/4
中國經濟能否打破物極必反的歷史規律? NYT 中文網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41029/c29up-view/zh-hant/ NEIL IRWIN 2014年10月29日 哈佛經濟學家最近對中國經濟做出了悲觀預測。他們依據的是歷史規律:高增長的經濟總會慢下來,中國何獨例外?但是,畢竟沒有一種經濟學模型能準確預測未來。
中国因素导致国际贸易增长放缓 – 新闻与分析 – FT中文网
「但IMF和世行经济学家在他们的最新研究报告中表示,一个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国际贸易加速增长不太可能像过去那样,为整体经济增长做出同等的贡献。…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但近年来,如今已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夺得了这些供应链越来越大的份额。IMF和世行指出,1993年,进口零部件占中国出口产品的60%以上。如今这个百分比只有35%。」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9199 英国《金融时报》世界贸易编辑 肖恩•唐南 报道 2014/11/19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研究,世界经济不太可能看到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推动全球化的迅猛贸易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造商正转向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