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渠敬东 | 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封建与郡县之辨

2018/02/13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2018-02-08 渠敬东 雅理读书 https://mp.weixin.qq.com/s/In2FizrrQdiLL_5Wo4_l5Q

More

汪晖|十月的预言与危机——为纪念1917年俄国革命100周年而作

2018/02/12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保马 2018-02-10 10:15:13 https://m.douban.com/note/656863630/

More

赵鼎新: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政党与政党发展

2018/02/09 wwchu 其他

人民大学国发院 思想评论、2016年第6期 http://nads.ruc.edu.cn/upfile/file/20161208084638_793547_39229.pdf

More

废科举与中国式“代议”现象的消失

2018/02/01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2018-02-01 杨念群 近现代史研究通讯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2017,04,96-97 https://mp.weixin.qq.com/s/U7vW6nTkTq1zEzj137pzNQ 晚清以来,科举制常常被狭义地理解为八股取士之类的考试制度,受到了改革派人士的激烈批评和妖魔化处理。其实,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绝不是仅仅通过八股文来测试考生对古典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还通过“策问”等形式考察士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在官僚选拔、人才流动、分层配置、地方公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举制的废除,导致传统社会由“学”选“官”路径的终结,士绅社会由此消亡,人才流动及其合理配置机制遭到摧毁,中国式的“代议”现象也在乡村中消失殆尽。

More

朱雲漢教授對《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的評論

2018/01/23 wwchu 其他

我所寫的《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於2017年1月由聯經出版至今已一年了。去年3月7日為此在中研院人社中心舉辦了討論此書的《新書論壇》, 邀請到朱雲漢、王振寰、劉維開、徐進鈺、徐振國、謝國興六位教授來評論這本書。隨後他們修訂過的評論稿,也已刊登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7期,2017年8月,185-232。 在此經得朱雲漢授同意,將他對此書的評論文轉載於此。 朱雲漢,〈揭開國家機構的謎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7期,2017年8月,187-191。  我無論如何都要爭取在忙碌行程中來參加今天瞿宛文教授這本非常重要的著作的發表,她應該得到一些學術界的積極反響,我很高興今天能參與新書論壇,見證這個過程。此書絕對是一本傳世之作,過去台灣經濟學的發展走上了一條以新古典學派為圭臬的狹隘研究方向,其實經濟學界中能夠深入去分析理解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學者非常非常少,很多經濟學者或是做一些細微末節、補充性的實證研究,或是從事完全不食人間煙火的數理演繹。對他們曾經親身見證與參與過這段重要歷史所留下來那麼豐富的素材和其深刻的理論意涵,反而視若無睹,可說是對巨大學術資產的一種浪費。過去反而是幾位都不是典型的主流經濟學者對於戰後台灣經濟發展經驗的闡釋非常重要,把台灣個案經驗放在發展理論脈絡中做了研究發掘和很好的整理,包括Robert Wade和Alice H. Amsden,我覺得瞿教授這本書,絕對是可以在很多方面或者是補充、或者是超越這兩位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政治經濟學者的著作。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