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

中國創新不足嗎? FT

2014/12/22 wwchu 中國產業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朱天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2014-12-22  本文的網址: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9724 中國的創新不足一直以來被當作既成事實而為人詬病。在網上隨便搜索一下“創新不足”四個字,就可以看到鋪天蓋地的文章或發言批評中國創新不足的現狀,痛陳中國創新不足的種種原因——無外乎是體制的弊病或者文化的缺陷,警告創新不足將拖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確實,我們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用品都可以說是西方發明的。很多高科技產品和設備雖然是中國製造,但是核心技術卻是發達國家的。我們用的蘋果手機也是中國生產的,但中國的附加值只是整個手機價值的零頭。中國有數十萬從事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但年年的諾貝爾科學獎都與中國無緣;而瑞士這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卻出過二十多個諾貝爾科學獎成果。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創新確實非常不足!但是,少有人想到,這樣的比較可以用到世界上所有發展中國家身上——不只是中國創新不足,巴西、墨西哥、土耳其這些人均收入高於我們的發展中國家的創新甚至還要不足,更不用說其他更為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了。事實上,不只是中國本土沒有產生過諾貝爾科學獎成果,可以說所有發展中國家本土都沒有產生過。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之下的創新不足不是中國所特有,而是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的特徵。這樣的創新不足顯然不是簡單的體制問題,更不可能是文化問題,畢竟世界上約140個發展中國家的體制和文化是千差萬別的。

More

安娜·斯旺森:不看不知道,中国这八大创新产业世界领先

2014/12/16 wwchu 中國產業

安娜·斯旺森:不看不知道,中国这八大创新产业世界领先 美国《福布斯》杂志专栏作者 发表时间:2014-12-10 08:26:57 http://www.guancha.cn/AnaSwanson/2014_12_10_302934.shtml  关键字: 中国制造中国创新世界工厂创新产业微支付电子商务快递在线投资智能手机高铁DNA测序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作世界工厂,这是有原因的。以2011年为例,中国生产的个人电脑占世界总产量的90%;空调产量占80%,太阳能电池占74%;移动电话占70%。  中国给人的印象正如一间工厂——它肮脏、嘈杂、拥挤、刺耳——你恨不得一到下班时间就从这间大工厂里打卡走人。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恐怕处于最后的、也是最无趣的一环,她就像是工厂车间,机械地进行着制造和装配。说到创新,往往与中国无关。  然而,就在这条坚韧的全球供应链中,中国某些行业开发出的创新服务和产品大放异彩,令人惊讶。相比来自世界其他地区更成熟的竞争者们,下文提到的中国八大创新行业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拓宽了创新的界限。

More

外資車企不懼中國罰單 — FT中文網

2014/12/15 wwchu 中國產業

「另一方面,外國汽車製造商繼續在北京和上海等已經飽和的市場高歌猛進——在這些城市,奧迪、寶馬(BMW)和奔馳等高端品牌占據了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各地為解決交通擁堵和污染問題而出台的汽車限購措施使得人們花大價錢才能獲得新牌照,這也刺激了外國車企的銷售,因為現有的牌照持有人會去買高檔車。」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9645 2014/12/15, 英國《金融時報》 米強 報道 中國政府對外國車企發起反壟斷調查,意在迫使後者降低汽車、備件和服務價格,但與外國車企近年來在中國獲得的巨額利潤相比,這些罰單可謂微不足道。

More

IDC称明年中国科技市场增速空前 NYT 中文網

2014/12/06 wwchu 中國產業

「中國的科技產業有一個飛速發展的國內市場。IDC估計,截至2015年,中國的智能手機總銷量將達到5億台,是美國銷量的三倍,約佔全球總銷量的三分之一。中國市場出售的智能手機,大約85%會是由中國國內廠商生產的,如聯想、小米、華為、中興和酷派。」「但是IDC預計,中國可能會催生一兩家大型的雲計算競爭對手。中國處於主導地位的電子商務企業阿里巴巴、中國搜索引擎百度,或者中國最大的社交網絡騰訊,可能會在建設數據中心供自身使用的基礎上邁出一步,對外提供雲計算服務。亞馬遜和谷歌都採取過類似的策略。「在巨大的國內市場推動下,」IDC預計,未來三四年里,「這三家基於雲計算的巨頭中,會有至少一家對亞馬遜、微軟、IBM、谷歌及其他企業發起挑戰。」 http://cn.nytimes.com/techn…/20141204/c04technology/zh-hant/ STEVE LOHR 2014年12月04日

More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獲國際海事機構認可 NYT 中文網

2014/12/06 wwchu 中國產業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205/c05beidou/zh-hant/ BREE FENG 2014年12月05日 中國自己開發的衛星導航系統獲得了一個國際海事機構的批准,這是朝着其全球目標邁出的重要一步。該系統是對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回應,中國希望它在全球範圍內能獲得廣泛接受。 北斗已經成為繼GPS和俄羅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之後,獲得海上安全委員會認可的第三個海上作業系統。 但北斗還不是一個成熟系統,尚未做好在全球範圍內和GPS競爭的準備,分析師說。目前,GPS在中國導航市場上佔有95%的份額。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