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观荐书 | 形塑国家:一个国家结构形式的供给侧理论

2020/06/24 wwchu 反思經濟學

原创 政文观止 政文观止Poliview 2020/6/24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0MTQ1OA==&mid=2247487276&idx=1&sn=adfde40d2a5008d3d76c9bd169ec85aa&chksm=eca3fe71dbd477673eeaaf27fd6086956d06902bf73d2da12b47c797c84d689725d795711eaf&mpshare=1&scene=1&srcid=&sharer_sharetime=1592976968809&sharer_shareid=f14234539e09a08e77a9206f4cc494e3&exportkey=At%2FD4ZVWW1X0O%2F%2BEXLNgDew%3D&pass_ticket=NzxUQDQmYz6S%2FrGXjZHoSHslfrZHE0utNttovFNpsulilLh6%2BzapcUV1penS7kHh#rd

Daniel Ziblatt是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他主要关注欧洲的政体变迁、国家建设问题,本文所介绍的《形塑国家:联邦主义之谜以及德国和意大利的形成》(Structuring the State: the Formation of Germany and Italy and Puzzle of Ferdeartion)正是脱胎于Ziblatt的博士学位论文。

世界200多个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基本可以归为联邦制与单一制两个类型。一直以来,关注现代国家形成的学者更多地将研究重心放在现代官僚体系的构建和各类政体的组织上,相比之下,对现代国家形成过程中国家结构形式选择的讨论并不是那么丰富。在何种条件下,国家要联合起来组成更大的政治单位?当组合为更大的政治单位时,为何有些国家形成了单一制,而有些又形成了联邦制?Ziblatt的这本“形塑国家”对这一系列问题作出了系统的回答。Ziblatt认为,在国家形成的关键节点,次国家政治单位的基础性能力(Infrastructure Power)是解释国家结构形式选择的核心因素。这一理论跳出了基于文化、意识形态、军事能力等需求侧角度对国家结构形式构建的解释,而关注了国家结构形式构建的供给侧——次国家单位是否有能力维持联邦体系的运转。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