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防疫之際 韓國產業政策仍在運作

2020/04/07 wwchu 台灣經濟/政策評論

2020/4/5

《華爾街日報》2020/3/21有一篇報導〈韓國如何得以實施全球最高效的新冠病毒檢測戰術〉,指出韓國每200人中就有一人受檢,使得疫情得到控制。2月4日,韓國政府批准了其首款檢測試劑盒,製造商為首爾的Kogene Biotech公司,當時韓國僅報告了16例病例。…經過10天審核後,另外三家供應商也很快就獲批開始生產。這為韓國應對最壞的情況做好了準備。
另外的報導則指出,在1月下旬武漢疫情剛剛傳出之際,南韓總統立即召集這些相關生技公司主管,要求他們盡快發展出檢測試劑。基於之前MERS的教訓,這些公司也早已做了相關研究與準備,因此能很快因應,而政府也立即審核,使其能盡快上市。
這個案例顯示韓國的產業政策機制仍然能夠積極有效的運作,既有助於立即有效地防疫,也有助於當地生技產業的發展。如我在《台灣的不成功轉型》書中指出,韓國社會對推動經濟發展仍有共識,政治人物仍維持推動發展的意志,產業政策機制仍繼續成功運作,此次防疫檢測劑的故事就是一個佐證。這是韓國與台灣不同之處。

另有兩篇報導可參考:

韓國試劑受歡迎 連美國都搶著要 有這些原因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4459019

2020-03-31 18:46 聯合報 / 編譯張佑生╱即時報導

最近向韓國政府要求提供新冠肺炎防疫用品的117個國家大部分都對診斷工具表現出了關心。美國總統川普也向韓國總統文在寅求援。在生物先進國大型企業也仍然開發遲緩的情況下,韓國中小企業的技術遙遙領先,其秘訣是什麽呢?東亞日報31日報導,韓國生物相關專家們大致認為,緊急使用許可、經營領導力、失敗案例研究等是韓國產品獨有的優勢。實際上,Kogene Biotech、Seegene、Solgent、Labgenomics等韓國開發企業的新冠病毒診斷工具的使用,都得到了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緊急使用許可。「緊急使用許可制」是在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之後為了免除急需使用的醫療器械的許可而引入的制度。判斷出新冠肺炎將會流行,著手進行開發的經營領導力也發揮了作用。生物產業相關人士解釋說,「目前歐洲等生物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著手開發本身就很晚,但決策遲緩的缺點阻礙了他們的發展。」西江大學名譽教授李德煥解釋:開發診斷工具的生物風險企業經營者們事先對新冠病毒也進行了研究,這是非常正確的。診斷設備企業平時一直對能夠迅速擴散的H1N1流感和新冠病毒進行研究,即使不能馬上獲得利潤,經營者們也投入研究力量,這種慧眼發揮了作用。他解釋說,之所以能與中國等其他國家的診斷工具不夠精確、可能引起不滿不同,是因為平時拉開了技術差距。

歐美各國接連崩倒 韓國疫情憑什麼能夠迅速收斂?

康健 2020/03/23 · 作者 / 張淑芬 編譯 · 出處 / Web only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81201

韓國的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變化可說全世界最具戲劇性,從3月初失控般單日新增9百、1千,短短半個多月收斂到新增確診病例連續兩天降至2位數(至3月22日),世人才驚覺原來韓國疫病防控「實力驚人」。

就連疫情最嚴重的大邱,都始終沒有封城;韓國為什麼能夠做到在不封城、不停工的情況下,挺過混亂的高峰期,迅速控制住疫情?原來,2015年的MERS,南韓因為沒有即時追蹤感染源,也沒公開疫情進展,防疫不到位,導致38人死亡;當時醫院感染防控也沒做好,確診的186個病例,有44%都是在醫院裡遭到感染。

MERS之後,韓國痛定思痛,大刀闊斧改革和升級公衛防疫體系,如「漢江奇蹟般」,韓國人的決心和拚勁也展現在公衛升級這件事情上面,短短5年,疫病防控能力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推薦閱讀:宗教聚會、軍隊、醫院確診激增 南韓武漢肺炎疫情正嚴峻

首先,當第一波疫情來襲,韓國隨即落實大規模檢測、檢疫隔離對策、大數據追蹤確診接觸史,呼籲社會減少群聚,讓疫情有機會平緩。檢視韓國這次能夠迅速控制住疫情,主要有5大關鍵。

關鍵1:布建事權統一、完整的防疫網

韓國和台灣一樣,對於中國大陸的疫情保持高度警覺,跨年前夕就啟動了防疫預警。1月20日傳出第一例確診,韓國保健福祉部和疾病管理本部KCDC隨即組成「中央防疫對策本部」。1個月後,新天地教會引爆大規模群聚感染,大邱和慶尚北道淪陷,韓國的確診數激增超過1千例,還有過單日暴增9百例的紀錄。

(韓國疫情統計圖,藍色曲線為確診總人數,綠色長條為每日新增病例。可以發現韓國的疫情從2月19日就開始攀高,3月中後開始緩和。圖片來源:韓國疾病管理本部KCDC)

這段時間韓國處於社會不安、口罩和防疫用品短缺、政府措施頻遭大眾砲轟的混亂時期,瀰漫在疫情失控的恐慌氣氛裡。然而防疫措施是否收效,除了主其事者的經驗與膽識,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韓國在不封城的前提下,將大邱和鄰近兩個城市列為疾病特別管制區,集中全國醫療資源與物資調配當地,也派遣軍隊進駐協助。同時韓國各部會也動起來,由總統文在寅協商國會,通過防疫預算案,同時仿效台灣開始管制口罩等防疫物資。(推薦閱讀:台首宗安養機構護理師確診 長照機構是最令人擔心的破口

MERS在韓國防疫史留下陰暗的一頁,也讓韓國意識到,具有一定權限層級的專責防疫單位至關重要。韓國將KCDC升格,轄下的8大部門,和流行病防疫與感染管控有關的領域就佔了5個。針對流行病學、醫院管理、疫病緊急應變措施,建立一套完整而統一的指揮體系。在2018平昌冬季奧運等大規模的活動上,KCDC均會編制相對應的醫療小組,一次一次重複演練,為醫療體系累積諸多的防疫實戰經驗。

關鍵2:厚植檢測能量

韓國遏止疫情擴散的關鍵,在於KCDC採取「儘早檢測、儘早治療」的防疫對策,力圖在最短時間內、掌握最多的確診人數。至今全國已經有近31萬人接受過病毒檢測。

大規模採檢的結果,會造成暫時性的確診數字大幅飆升,不過韓國防疫專家認為,確診病例多,並不代表疫情失控,某種程度其實反映韓國雄厚的檢測量能,同時也累積更多的防控籌碼。

要做到大規模的病毒檢測,除了需要政府的財力支撐,還得具備足夠的試劑和檢驗量能,而這些需求,韓國通通都做到。

韓國的生技業者搶在出現確診案例之前,就著手部署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的研發與生產,政府則加速通關的審核程序。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試劑已經大量生產,並分送到專責醫院,當時韓國的確診人數才10多例。(推薦閱讀:南韓生技業超前部署 大規模檢測讓病毒傳播降速

相較於台灣檢測能量最高只能到1天3,000人,韓國在新天地教會爆出群聚感染後的隔天,韓國的採檢量能就高達1萬人,之後每日平均採檢1.5萬~2萬人次,且南韓採檢據點多達600多家。

為了加速採檢作業、也減少醫護感染,韓國甚至首創零接觸的「檢測得來速」,受測民眾完全不用下車,讓醫護人員從車窗外採樣受檢。

關鍵3:分流隔離治療

在確診病例的醫療對策上,韓國採取嚴格分流,避免拖垮醫療體系。重症者優先入住醫院機構,另外迅速徵用教育機構和企業員工宿舍做輕症患者集中隔離治療之用。各地的治療中心也能依照病患人數機動調整,確保病患有床位可入住。

關鍵4:公開大數據、掌握個資 病患行蹤全都露

MERS時期,韓國政府和醫療體系應變緩慢、資訊不透明公開。為了避免重蹈覆轍,引發社會慌亂,韓國在1月份出現第一例確診病例後,全國民眾的手機就每天叮叮咚咚響,病患詳細的活動軌跡,從就診院所、去過的景點和設施等資訊全都公佈,並隨時發送預警簡訊,提醒民眾注意防疫。

防疫單位同時也掌握患者的監視器影像與信用卡使用紀錄,這些措施和隱私權法令不無牴觸,不過韓國卻大膽採用,為的就是不讓防疫有一丁點疏漏。

關鍵5:地毯式宣導防疫 嚴格執行隔離檢疫 

韓國和台灣一樣,每日定期舉行防疫記者會,公開最新疫情進展,並透過直播讓全國民眾同步收看。同時在公共場所廣貼文宣海報,宣導防疫觀念,鼓勵民眾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並避免群聚活動。

韓國對於病患和有接觸史的高風險族群,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在專人監督下,嚴格執行居家隔離檢疫,隔離期間由政府提供補助。一旦有違反情事,將面臨法律刑責與罰鍰。

綜觀全球,韓國這次所採取的檢測及防控措施,僅次於中國大陸,對於民眾個資等資訊披露的詳盡程度甚至與大陸相當,這過去在其他民主國家極為罕見,未來是不是會有民主國家修法跟進,值得觀察。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