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9

原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揭秘中国“复关”和“入世”历程

2019/07/09 wwchu 中國經改─貿易

中研资讯 2019/7/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MTgwNzEwMw==&mid=2247484540&idx=2&sn=5e8bba9a4216b8a201ca08db20bf4b8b&chksm=fc726feccb05e6fa3da007d32aea519f62a0794da89db2748e737c9b5e51a5962b89bcd2b601&mpshare=1&scene=1&srcid=0709PEkwZxTsFzAEsBiLOkEF&pass_ticket=vMP6Ig5ol9wCu2FK%2FF2Xuzw%2F1PGolXUQ6kpArmzLsEu4uNgKLSLg%2F1LtZAIsgavY#rd 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回顾 原载于《百年潮》2009年第7期,作者石广生。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1日晚,我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代表我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随后,我向WTO总干事递交了江泽民主席签署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批准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本身充分反映了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姿态。从1986年正式递交“复关”申请算起,谈判经历了15年的漫长历程,其中值得回顾的事情很多,我扼要谈谈。

More

张维迎:今天所面临的不友好的国际环境,与一些经济学家对中国40年成就的错误解读不无关系

2019/07/08 wwchu 中國經改─貿易

本文来源:北大国发院官网 2018/10/23 http://huazaikai730.blogspot.com/2018/10/40.html https://mp.weixin.qq.com/s/qsu-XxSfmxupF-0JUkWqQQ 北大教授张维迎:一味强调中国模式,对内自毁前程,对外导致对抗…

More

全文实录|石广生清华经管学院2019毕业典礼演讲

2019/07/08 wwchu 中國經改─貿易

Original: 清华经管学院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9/7/8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NTA0NjIxNg==&mid=2661977190&idx=1&sn=2c065186a0da2b1c845e4349e10cd03e&chksm=8b1b7341bc6cfa572c704c64cac648daec796c86c961163d3bdd9f49894eace6eb74367eac9a&mpshare=1&scene=1&srcid=0708aaNGCDyrBK0RO9Je3BPZ&pass_ticket=5v%2BEBnfrgvJNetqDsegULwJmyJmX1Jmq2dreGX2%2BrOHH7i%2Bx0Es6uw87TgPHVfVg#rd 2019年7月7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9毕业典礼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举行。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党组书记石广生做毕业典礼演讲。

More

全球视野下清朝国家的形成及性质问题

2019/07/08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历史研究 历史中国 2019//7/1 作者:李怀印,来源:《历史研究》2019年第2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NTE1NDkwMA==&mid=2247484065&idx=1&sn=afe0b4e8956551b296ac83f476781f8a&chksm=ce5f209af928a98cac0342813fa82e9642a83646c461b9c7b1f916b985fea38c2dfc262d30b7&mpshare=1&scene=1&srcid=0625xs1hrX7nReHKCsWaLxSO&pass_ticket=5v%2BEBnfrgvJNetqDsegULwJmyJmX1Jmq2dreGX2%2BrOHH7i%2Bx0Es6uw87TgPHVfVg#rd 摘要:不同于以往围绕所谓“新清史”展开的争论中各方均把注意力聚集在清朝的规章制度、治理方式以及满人精英的观念、习俗方面,这里另从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两个侧面,重新审视清朝国家的形成路径及其性质。清朝疆域的整合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从后金政权在东北兴起,到入关后取代明朝,至17世纪50年代基本控制关内各省,是为开国的第一阶段;其第二阶段从17世纪90年代至18世纪50年代,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边陲用兵过程,受到清廷独特的地缘战略和财政构造的驱动与制约。而清朝地缘战略从被动回应到积极防御再到保守妥协的转变,又跟其财政构造中低度均衡机制的运作及其背后社会经济的支撑力度紧密相关。同时,如果我们将清朝国家与近代欧洲财政军事国家和奥斯曼帝国加以比较,即可看出其在近代转型过程中独有的脆弱性与坚韧性,并质疑国家形成研究领域流行的“帝国—民族国家”认知范式的适用性。

More

纪要 |【未名学者讲座46】章永乐:“维也纳体系最后的‘大国协调’与清朝-民国连续性的创制”

2019/07/08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杨博文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019/5/26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NDQ0MDUwNg==&mid=2247492897&idx=1&sn=52eea8dc8853ea1de5771930f504d8d1&chksm=e8f4f774df837e6246a48ca9a876be0a765aaca61cd2a9ec8de38a0e6cde4101cf72eaf79d2f&mpshare=1&scene=1&srcid=&pass_ticket=5v%2BEBnfrgvJNetqDsegULwJmyJmX1Jmq2dreGX2%2BrOHH7i%2Bx0Es6uw87TgPHVfVg#rd 讲座第一部分,章永乐首先讲述了其问题缘起。2011年辛亥百年纪念以来,学界围绕清朝-民国过渡时期的国家主权状态、民国政权的正统性、政治建设的目标与手段三个层面展开了一系列新的讨论。章永乐认为,在讨论后两个层面时,一些论述中存在“妥协-限权政府-自由与繁荣”的联想链条,可能存在“历史意义的超载”,而要反思这一联想链条,就有必要将目光投向塑造辛亥革命路径的国际体系。晚近的一些研究触及了列强在辛亥革命中所谓的“中立”问题,但对列强在革命中所起的作用,相关论述仍有进一步系统化的余地。而传统革命史叙事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述出发,对于列强在华的经济金融组织与外交政策的关系已有不少探讨,未充分展开的问题是:为何列强在欧洲局势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还能在中国形成外交政策协调的局面? 欧洲的对立牵制了欧洲列强极大的外交与军事资源,其对华政策呈现出求稳的基调,因此在金融与军事上保持“中立”外表,实质上推动较为注重保护列强在华利益的实力派袁世凯掌握实权。1911至1912年的“大妥协”,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催熟”的:一方面在政权过渡上创制了一定的连续性,使得不少恐惧共和主义的地方与边疆势力接受民国统治,对于国家保持完整有一定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被“催熟”的“大妥协”,在共和建设的思路上,共识非常稀薄,列强对袁世凯的支持,也使得国内两个阵营之间的资源差距日益扩大,为后面的“大分裂”埋下了伏笔。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