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2013

中国不会买下全世界 – – FT中文网

2013/07/13 wwchu 中國經改模式

在中國崛起過程中,西方總不時有評論者跳出來嚇西方人,此次是說中國正在買下全世界,而實際上中國只是開始在學著「走出去」。 劍橋學者Peter Nolan更指出現今世界裡,主要產業都由少數幾家跨國企業主導,中國企業尚無任何一家達到此等地位,並且Nolan 及Wolf都認為這是很難做到的,同時跨國企業都在努力逐鹿中原。未來會如何?中國企業是否難以達到領先地位?短期內確實很困難,不過長期會如何還有待觀察。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363#s=n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中国几乎没有培育出任何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发达国家现有支配性企业的领先程度之大,也让中国很难再涌现类似的企业。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仍是对他国专门知识的依赖。中国远未“买下世界”。

More

随着国际巨头增加在华投入,本土品牌的前景日趋严峻

2013/07/12 wwchu 中國產業

《美国汽车新闻-中国》楊堅       |       2013/7/12 上海 — 凭借政府的支持和些许运气,过去几年本土品牌车企算是抵御住了跨国竞争对手。 但现在,它们的运气已经耗完,而跨国汽车公司正在加速在中国的扩张,本土品牌车企开始受到疲弱的产品和过剩的产能的双重困扰。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及政府对小型轿车的补贴政策鼓励,2009年和2010年中国本土品牌汽车公司纷纷大肆扩产。 目前这些公司正受着产能过剩的困扰。据银河证券提供的数据,2012年19家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中,有15家的产能利用率不到三分之二。许多汽车公司依靠地方政府的补贴生存。产品质量欠佳也给奇瑞等多家本土汽车厂商带来了问题。近年来,奇瑞推出了许多车型,但产品质量和销量却在下降。 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中国品牌的合并市场份额6月已经下跌到37.5%。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4%。本土品牌能否重新赢回市场份额呢?不太可能。要扭转失去市场份额的局面,它们必须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更好地利用现有产能,但这两点都不是容易做到的。长期以来,本土厂商主要靠低价格参与市场竞争。但现在跨国竞争对手正在引入入门级车型,抢夺中国的内地市场。 目前,除日系外,几乎所有其他跨国汽车公司都在扩大在中国的产能。通用和大众每家都有四家总装厂在建。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本土厂商中只有北汽和广汽等少数国有企业仍在建设新的工厂。迫于严峻的形势,多家本土厂商已经下调了未来几年的产销目标。这表明自主品牌在国内的时运还没有跌到谷底。他们未来的前景形势丝毫不容乐观。

More

破除“硬着陆”恐惧症 – – FT中文网

2013/07/10 wwchu 中國經改─金融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几年我们很难避免出现经济显著减速的情形。过去独特的增长模式即高速增长与结构失衡的结合体,我将其归因为改革期间不对称的市场化策略, 一方面产品市场已经完全放开,另一方面要素市场扭曲依然普遍而严重。劳动力、资本、土地和能源等市场的扭曲压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为投资者、生产者与出口商提供变相的补贴,而向居民变相地征税。这一将收入从居民转移到企业的特殊再分配机制正是促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导致了结构失衡、效率低下和收入不均等问题。其实,中国增长模式已经⋯⋯开始出现转变。GDP增速已经从前几年的10%降到了目前的7.5%左右,经济再平衡也已经开始:经常项目的顺差大幅缩小、收入分配明显改善、甚至消费占GDP之比也逐步回升。而促成这些转变的主要原因,就是因劳动力短缺而出现的工资高速上涨,从而逆转了过去由家户向企业的收入再分配。」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1337?full=y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黄益平:“李克强经济学”会走红,以及各界对于经济硬着陆问题的反应,都有些让人出乎意料。怎样才算硬着陆本身就是个很主观的问题,容忍经济减速与接受增长硬着陆,也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More

Levying the land

2013/07/09 wwchu 反思經濟學

台灣的土地及房屋稅賦非常低,這有其歷史及民粹因素。此篇文章認為財產稅是應多加利用的好稅種。 Governments should make more use of property taxes Jun 29th 2013  |From the Economist’s print edition http://www.economist.com/news/finance-and-economics/21580130-governments-should-make-more-use-property-taxes-levying-land?frsc=dg%7Ca  

More

舊秩序:美元驅動的三個世界 FT

2013/07/09 wwchu 中國經改─金融

「這種國際經濟中的三元結構在美元霸權的驅動下,導致了一個世界擴張的成本最終由其它兩個世界承擔:最被動的是資源國,最痛苦的是生產國(特別是中國這樣的大型生產國,買什麽什麽漲,賣什麽什麽跌),而消費國則憑借國際鑄幣權,始終位於食物鏈的上端。」「當然,為了保證這套體系的持續性,美國也不會做得太露骨。當其經常賬戶逆差處於不可持續狀態的時候,美國可以有三種調整的辦法:一是勸說或迫使其他國家調整宏觀政策,二是放任美元貶值,三是調整美國國內政策。對於美國政府來說,一是上策,二是中策,三是下策。」「交易者借入低息日元並在外匯市場上拋售買入其它高息貨幣,這種套息交易平抑了貿易順差導致的日元升值壓力,這也成為日元匯率均衡的主要特徵。」「德國的匯率均衡策略更特殊,歐元出生以來,德國用歐元區對外貿易的整體平衡來掩蓋自己長期的貿易盈餘,準確地說是南歐國家的貿易逆差被中北歐貿易強國的順差抵消,這使得德國可以長期保持區內外最大順差製造者的地位,而歐元卻不會有升值壓力。」德日的對外均衡策略在這次全球危機後相繼崩潰了,作為新興貿易大國的中國雖然堅持了下來,但仍然不得不接受人民幣長期緩慢升值的現實。」「但是,進入21世紀後,這套缺乏自我調節功能的國際貨幣體系還是走到了極端,資本的理想,中國的因素、德日的策略、機構的欲望,被流動性反復沖刷的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最終淹沒在美元的汪洋大海中。眼下,新一波貨幣潮汐又將隨著美聯儲的QE退出政策再次席捲全球。」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51214?full=y  

More

« Previous Posts Next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 Designed by elogi.